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,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;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:360、QQ、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,或者使用谷歌、火狐等浏览器。
杜鹏,男,1963年4月生于北京,汉族,中共党员,法学博士,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美国杜克大学人口研究中心博士后,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老龄研究中心访问学者,美国南加州大学老年学学院、社会工作学院富布莱特访问学者。国际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亚洲大洋洲地区主席(2009-2013年),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,民政部专家委员会委员,北京市老年学会会长。
1992年7月至今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。历任人口学系副主任、校科研处处长、校党委组织部部长。2017年7月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。
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老龄化、老龄政策、人口与发展。讲授课程:《老龄人口学》、《老龄经济学》、《人口概论》等。出版专著:《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研究》、《欧盟国家的老龄问题与老龄政策》等。主编专著:《回顾与展望—中国老人养老方式研究》、《新世纪的中国人口—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》、《中国农村残疾人及其社会保障研究》、《当代老年学名著译丛》等。
朱信凯,男,1974年12月生,江苏沛县人,汉族,中共党员,农业经济与管理学博士,教授,博士生导师,2014年受聘教育部“长江学者”特聘教授。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、农业农村部青年联合会副主席、农业农村部全国休闲农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、中国进出口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、中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风险分析委员会委员、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兼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、北京农业经济学会会长。
2003年7月至今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。历任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资源经济教研室与行政联合党支部书记、农业经济教研室主任、院长助理、副院长,苏州校区管委会副主任兼国际学院、中法学院院长,苏州校区党委书记,发展规划处处长兼专项资金管理办公室副主任、“双一流”建设工作小组副组长、新校区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,丝路学院执行院长。2018年10月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、副校长。
主要从事食物经济理论与政策、农户消费函数与农村市场、技术性贸易措施与农产品国际贸易等领域的研究。主讲《农业经济学》、《农业技术经济学》、《农户消费与农村市场》等课程,在《经济研究》、《管理世界》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。曾为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作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”专题讲座。2010和2012年分别被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、北京市人民政府以及共青团北京市委授予“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”和“北京青年五四奖章”荣誉称号。2019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“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”荣誉称号。
黎玖高,丝路学院特聘教授,副院长。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,1987留校工作,在教学岗位历任国民经济管理系讲师、副教授、教研室主任、研究员。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管委会副主任兼国际学院、中法学院院长。研究领域:市场与价格理论,教育后勤管理;代表性成果:《资源价格研究》、《现代大学后勤管理理论与实践》等。
王文,丝路学院特聘教授,副院长,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,兼任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、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及在多家大学担任客座教授。曾任《环球时报》编委(主管评论)和社评起草人,2011年“中国新闻奖”获得者。专译编著作包括《看好中国:一位智库学者的全球演讲》《伐谋:中国智库影响世界之道》《美国的焦虑》等30余本。
王文走访调研近百国(包括南极点),撰写的研究报告多次获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与肯定,是多个部委的咨询专家,曾获“2014中国十大智库人物”、“2015中国发展改革领军人物”、2016影响中国年度智库、2017年文化名家暨“四个一批”人才等荣誉,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,王文是十位发言学者之一。
黄大慧,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,法学(国际政治)博士。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中国人民大学丝路学院副院长。兼任中国人民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、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周边外交研究中心主任、人大复印报刊资料《中国外交》杂志执行编委、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等。曾留学日本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,历任日本立教大学高级访问学者、神户大学特聘教授等。长期从事东亚安全与地区合作、中国周边外交与战略、日本外交与中日关系等领域研究。现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《亚太地区形势演变及中国亚太战略研究》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课题《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与周边外交方略研究》等。在国内外出版学术著作多部,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。是中国著名的东亚与中日问题专家,杰出的国际关系与外交学学者。在对日政策与东亚问题研究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。
江晓丽,毕业于英国华威大学(University of Warwick),应用语言学博士,教授,美国明尼苏达富布莱特访问学者,麻州大学(波士顿分校)访问学者。国际应用语言学协会会员,中国翻译协会会员,国际期刊 Innovation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评审。
2008年至今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。历任外国语学院MTI教育中心副主任、院长助理。2020年7月,任丝路学院副院长兼国际学院副院长。
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、口译以及国际学者跨文化交际研究。讲授课程:《应用语言学》、《口译》、《中国文化》等。出版专著: 《Interpreting Learner Autonomy in Chinese Contexts》、《美国大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研究》、《口译课堂教学研究》。译著: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、新思想、新战略丛书经济卷。教材:《实用交替传译:理论、技巧与训练》(主编),参与编写《超越概念》系列中的《高级英语》和《听力》教材。在国际SSCI期刊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。2011年获得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、最受学生欢迎奖、最佳演示奖;2013年并2017年两度获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优秀指导老师奖;2015年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;2016年获得人民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奖;2017年获得学校十佳优秀班主任称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