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
丝路学子研学课探访良渚文明与杭州城市规划
4月20日,丝路学院组织来自17个国家的24名留学生前往良渚博物院和杭州城市规划展览馆开展以“中国式现代化”为主题的实践研学课程,感受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瑰丽与现代都市规划的智慧,深入理解中华文明的传承创新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路径。
作为"中国发展概况"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,本次研学通过"文明溯源"与"城市发展"两大模块,系统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根基与实践创新。
在良渚博物院,留学生们通过丰富的出土文物、场景复原和数字化展示,深入了解了良渚古城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实证。玉琮、玉璧等精美玉器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。玉琮的形制和纹饰展现了良渚社会的宗教观和宇宙观,为研究早期文明提供了重要线索。来自荷兰的Koen对玉璧、玉琮的使用场景和象征意义产生浓厚兴趣,在老师的讲解下,他了解到,玉璧不仅是祭祀礼器,还代表权力与信仰。来自美国的Conor惊叹于玉琮玉璧的精湛工艺:"这些玉琮上的神人兽面纹饰如此精细,五千年前的良渚人竟能雕刻出如此复杂的图案!”
在杭州城市规划展览馆,留学生们通过沙盘模型、互动屏幕和全景影像,系统了解了杭州从良渚文化时期到吴越国、南宋都城,再到现代杭州“历史文化名城、创新活力之城、生态文明之都”的城市定位。同学们被南宋临安城的复原模型深深吸引,感叹自己仿佛同时看到了古代的御街和现代的延安路。在数字地屏地图上,同学们用脚印开启杭州各个城市的视频介绍,感受城市文化与数字经济的完美结合,既有自然风光、古典韵味,又充满科技感。
此次研学不仅让留学生直观感受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,也帮助他们理解中国城市“古今交融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。从良渚玉器到智慧城市,文明的延续性令人深思。本次研学课是丝路学院中国国情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多维度探索中国发展经验的重要途径,也是搭建跨文化交流桥梁的重要载体。学院将持续优化"理论+实践"的教学模式,打造更具特色的中国国情教育课程。
图文/编辑:陆秋伊